近年来,各地方政府紧紧围绕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着力构建具有特色的新型基础设施,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提高企业智能升级改造水平,促进共享经济发展,高标准推动"企业上云"行动。然而,新技术的应用在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数据安全隐患。本方案面向智能制造迈向云端场景,提出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的解决方案,构建全方位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实现数据的安全流转和使用,确保工业系统业务安全可控。
在该趋势下,加强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安全防护和数据安全保护,提高互联网安全管理、态势感知、实时监控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强化"企业上云"的应用及数据安全保障也成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要求。在该类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模式下,为保障工业互联网安全,安全防护对象主要应涵盖设备、控制、网络、应用、数据五大对象,如下图所示。
图 2‑1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对象
技术架构:
本防护体系结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2.0)对工业控制系统扩展要求,对工业企业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等安全需求,遵循《数据安全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针对智能制造企业数据面临的威胁,通过终端防护、边界防护、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数据脱敏、数据溯源等技术,形成智能制造新型基础设施数据安全防护解决方案。方案的技术架构图如下图所示:
图 3‑1技术架构图
典型应用场景:
通过在现场设备与控制层、过程监控层、生产管理层的数据安全产品和服务的部署,在云、管、边、端形成对数据生命周期各环节的保护。
图 3‑2典型应用场景图
部署VPN安全网关,配置国密算法,采用IPSec加密通道或SSL加密通道,保护数据在通信传输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可部署便携式VPN设备,灵活提供有线、4G/5G、WiFi等组网方式,便捷构建数据加密传输通道。部署运维管理系统,采用国密算法,保障用户登录各种业务系统的账号和密码等鉴别信息传输安全。
(3)采用国密算法为数据存储提供保密性和完整性保护。云平台可提供统一接口的数据加密及密钥管理服务,对企业的重要业务系统数据进行加密保护。提供数据库加密、文件加密及磁盘加密保护服务,提供透明加密保护机制。提供数据本地备份与恢复功能,可为企业用户建立生产备份中心、同城或异地灾备中心。
(8)系统提供全面的审计功能和安全管理功能。通过部署的审计节点、统一安管平台、日志审计与分析系统以及安全态势感知系统,企业用户可全面掌握工业系统网络和数据的安全情况。
(1)方案符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及工业控制系统扩展要求,符合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本方案与管理制度相结合,可为企业构建科学完备的安全防护管理流程,全面提升企业数据安全防护管理水平。
(2)构建工业领域云、管、边、端全方位的纵深数据安全防护体系,适配多种工业生产应用场景,方案建设实用性强。
(3)终端防护、边界防护、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入侵检测、传输加密和云平台数据及应用安全防护技术相结合,满足智能制造企业上云场景下多租户安全隔离和分层分级数据防护要求。
(4)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密码技术融合赋能,数据保护和监测兼顾,符合工业新型基础设施数据保护发展方向。
该系统可为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提供工业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综合防护。与入侵检测、运维管理与审计、态势感知等安全产品相结合,构建多层次纵深防御体系,为工业互联网数据提供全面的安全防护。